烽鉴摧城-《明末隐龙》
成都郊外的实战化攻城训练场,一座按一比一比例搭建的模拟城墙拔地而起。城墙高两丈、宽一丈,由黄土混合碎石夯实而成,墙面还特意留出箭垛与瞭望口,与真实城池的防御结构别无二致。城墙下,红蓝双方的阵地早已划分完毕 —— 红方(新军)阵地前,数门 “震天雷” 二代火炮整齐排列,炮口直指城墙;蓝方(模拟守军)则在城墙上布置了稻草人守军,还架设了几门仿制的旧式火炮,营造出严阵以待的氛围。
初春的阳光格外明媚,洒在阵地上,为冰冷的武器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泽。红方阵地中央,一座高达三丈的木质指挥塔格外醒目,塔顶端架设着一组奇特的青铜镜阵 —— 这是叶梦珠依据戚继光《练兵实纪》中的 “灯旗传讯法” 改良而成的光学信号系统,也是今日攻城训练的核心革新之一。
指挥塔顶端,三名身着灰色工装的信号兵正围着青铜镜阵忙碌。这组镜阵由八面直径三尺的青铜镜组成,镜面经过精细打磨,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,镜架采用铰接结构,可灵活调整角度,将阳光反射至不同方向。“王小石!校准目标!” 信号兵队长高声喊道。
观测手王小石快步登上指挥塔,手中握着一具单筒测距仪 —— 这是格物院仿制荷兰望远镜制成的观测工具,镜筒由黄铜打造,镜片经过研磨,可将远处景物放大三倍。他将测距仪对准蓝方城墙,缓缓调整焦距,城墙上的稻草人守军、箭垛的细节清晰可见。“报告!目标距离八百步,镜阵角度需向东调整五度!” 王小石的声音清晰传入信号兵耳中。
信号兵立刻调整镜架角度,八面青铜镜同时转向,将阳光反射成一束耀眼的光柱,直指红方阵地西侧的爆破组。“启动密码信号!按《武经总要》鼓点节奏传递指令!” 队长取出一本泛黄的《武经总要》,翻到 “鼓点传令” 章节,“第一组信号:两短一长,代表‘爆破组准备’!”
信号兵操纵镜阵,通过快速遮挡镜面,让反射光形成 “短 - 短 - 长” 的闪烁频率。远处的爆破组阵地,一名观测兵正举着一面小青铜镜接收信号,他看着闪烁的光柱,对照手中的《武经总要》鼓点表,立刻喊道:“收到指令!爆破组准备!” 整个传讯过程不过十息,比传统的旗语、号角快了数倍,且不受距离与噪音干扰,在阳光充足的白天,传输距离可达三里,精准度极高。
“第二组信号:三短两长,代表‘火炮组预热’!” 随着指令,镜阵再次闪烁,光柱转向红方火炮阵地。火炮组士兵看到信号后,立刻开始清理炮膛、装填火药,动作迅速而有序。王小石继续用测距仪观测蓝方城墙,时不时调整参数,将城墙的薄弱点位置通过镜阵传递给各作战小组 —— 青铜镜阵不仅能传递指令,还能通过不同的闪烁频率标注目标位置,实现了 “观测 - 传讯 - 指挥” 的无缝衔接。
“所有小组注意!最后一组信号:一长三短,代表‘五分钟后发起总攻’!” 镜阵闪烁的光柱在各阵地间依次扫过,红方将士们看到信号后,纷纷握紧手中的武器,眼神变得锐利起来。阳光透过青铜镜,在阵地上划出一道道金色的光线,仿佛为新军的进攻吹响了号角。
红方阵地西侧,爆破组早已做好准备。组长赵刚正带领队员检查火药包 —— 这些火药包是格物院最新改良的产品,在传统黑火药中掺入了铝粉(依据《天工开物・五金篇》中的铝粉提纯技术制成),经测试,爆速比纯黑火药提升了近一倍,爆破威力大幅增强。“检查引信!确保是防水纸筒装硝化引药!” 赵刚仔细查看每个火药包的引信,这些引信由叶梦珠的化学作坊量产,纸筒内装的硝化引药是 17 世纪欧洲成熟技术,点火速度快,且防水防潮,即便遇到潮湿天气也能正常使用。
“开始埋设火药包!” 爆破组队员扛着火药包,借着地形掩护,悄悄靠近蓝方城墙。他们在城墙根部的薄弱点(经王小石观测标注)挖掘了三个深三尺的坑洞,将火药包放入坑中,引信一端露出地面,用石块轻轻压住。“引信连接完毕!撤退至安全区域!” 随着最后一名队员撤离,爆破组全员退到五百步外的掩体后,等待总攻指令。
“总攻开始!火炮组射击!” 指挥塔上,林宇的指令通过青铜镜阵传递到各阵地。红方的 “震天雷” 二代火炮率先开火,“轰 —— 轰 ——” 实心弹带着呼啸,砸向蓝方城墙,墙面瞬间被砸出几个大坑,碎石飞溅。蓝方城墙上的仿制火炮也开始反击,却因射程与精度不足,炮弹大多落在红方阵地前的空地上,未能造成实质威胁。
“爆破组点火!” 随着信号,赵刚按下手中的点火器(通过长导线连接引信)。远处的引信瞬间被点燃,“滋滋” 地冒着火星,迅速烧向火药包。
“轰隆 ——!!!” 三声惊天动地的闷响接连响起,蓝方城墙根部的三个火药包同时爆炸!巨大的冲击波瞬间掀起漫天尘土,城墙在剧烈的震动中开始坍塌,墙面出现数道巨大的裂缝,砖石如同雨点般往下掉。城墙上的稻草人守军、仿制火炮被瞬间掀飞,蓝方的旗帜也被冲击波卷得粉碎,在空中飞舞。
烟尘渐渐散去,原本完整的城墙已坍塌近半,形成一个巨大的缺口,足够红方士兵冲锋而入。红方阵地上,将士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—— 改良火药的爆破威力,远超所有人的预期,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攻城战中,新军将不再需要付出巨大伤亡去攀爬城墙,只需通过精准爆破,便可快速打开突破口。
攻城训练结束后,林宇、叶梦珠、王小石等人来到坍塌的城墙前,查看爆破效果。叶梦珠蹲在城墙废墟旁,捡起一块带有烧灼痕迹的石块,说道:“铝粉的加入确实提升了爆速,但还能优化 —— 下次可在火药包外层加装铁皮,增强爆破时的破片杀伤,同时扩大缺口范围。” 王小石则拿着测距仪,记录着爆破点的位置参数:“镜阵传讯非常精准,不过在阴天或夜间,光学信号会受影响,后续可加入夜间用的油灯信号,与镜阵配合使用。”
林宇看着坍塌的城墙,又看向不远处正在收拾装备的将士们,心中感慨万千:“青铜镜阵源自戚少保的传讯法,改良火药融合了《天工开物》的技术与西洋的硝化引药 —— 可见新技术并非要完全抛弃传统,而是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,在中西技术的融合中找到制胜之道。”
戚少泉也随同在旁,他看着青铜镜阵反射的阳光,又看着城墙废墟上的爆破痕迹,眼中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固执,取而代之的是对新技术的认可:“大帅所言极是,这般精准的传讯、这般强大的爆破,是传统战术无法比拟的。末将明白了,唯有与时俱进,才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