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定决心-《明末传奇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好了,在老夫的面前,就不要耍什么滑头了,你年纪轻轻,就能够看清楚东林书院、应社和复社存在的问题,这很不简单了,你在乾清宫提出的想法,其实就是对付朝廷党争的好办法,各部门按照自身职责,各司其职,都察院加强督查,皇上居中协调,这就能够部分的解决问题,可惜你还是太年轻了,尽管说提出来这些建议,也难以得到重视啊。”

    郑勋睿有些黯然,其实他知道的更加清楚,皇上遭遇太多的事情,阉党专权,党争愈演愈烈,大明内外交困,朝中大臣人人都是为自身算计,不管不顾大明江山,为了自身的小集团,甚至算计他人,冒犯皇权等等,这些事情已经在皇上心目之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,故而皇上不信任朝中的任何人,要知道皇上曾经非常信任袁崇焕,言听计从,可最终的结果,刺激了皇上,到这个时候,性格真正偏激的是皇上了。

    如此的情况之下,再好的建议也不一定有作用。

    “清扬,尽管你只有十七岁,可老夫感觉到,你在乾清宫的表现,就算是一些老成持重的大臣,也比不上你的,老夫想来,你对将来肯定是有打算的,若是可以,不妨说出来听听。”

    文震孟说出这些话,让郑勋睿的精神高度集中了。

    他已经感觉到,留在朝廷里面,没有任何的意义了,他没有攀附周延儒和温体仁,如今又得罪了姚希孟,算是没有任何的靠山,短时间之内,不可能得到提拔重用,不要以为在乾清宫的两次发言,就能够得到皇上的格外重视,那些整日在皇上身边的大臣,不知道说过多少慷慨激昂的话语,比他强多了,再说人家提出来的治理国家的建议,都是很不错的。

    再说依照朝廷的用人制度,他如此的年轻,想着得到重用,还需要在翰林院好生的熬时间,等个三五年之后,成为都察院左右佥都御史,就算是祖上保佑了。

    “太爷,朝廷之中的局势过于的复杂了,不适合晚辈,晚辈想到的就是实实在在做些事情,太爷也知晓了,内阁周大人和温大人,可谓是水火不容,相互之间弹劾算计,如此朝廷怎么能够安稳,就算是晚辈有想法,也是不可能实现的。”

    “翰林院并非是世外桃源,皇上问政的时候,时常要求翰林参与,既然参与其中,那就要提出来意见建议,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说话,最终很有可能得罪内阁大臣,不说出真正的认识和建议,会让皇上产生想法,偏向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,良心上过不去。”

    “晚辈在翰林院的时间长了,想不改变都难,毕竟得罪的人太多了,是难以立足的,太爷当年的遭遇,晚辈记得很清楚,晚辈不想陷入到这样的漩涡之中。”

    文震孟听的很认真,眼睛里面不时射出光芒。

    “清扬,想不到你对朝局的认识如此之透彻,老夫听你的意思,是想着离开京城,到地方上去吗。”

    “晚辈的确是这样的想法,让晚辈负责一个县,或者是一府之地,晚辈可以发誓,三五年的时间,一定让地方上大治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