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卷:波涛乱 第五十三章:忍耐-《大隋争龙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隋帝杨广志向虽大,却选错了方向,征兵越多,实则是错误越大。

    怎奈天子方略已定,便是有明白人,也不足以让天子改变决定。

    十年开边,十年疲敌,十年灭国,宏大之气铺面而来。

    “好啊!”将高驷所言听一遍后,虞世南忍不住击节赞叹,这才是谋国之言。

    刷刷刷,拿起随身纸张洋洋洒洒,很快就是五千言。

    最后,又修改再三,将其誊写一遍,命名为《奉天讨高丽奏对》。

    “去行宫!”虞世南掀开车窗,吩咐了下。

    马蹄声隆,方向调转,往幽州行宫,天子座驾出驰去。

    “来着何人?止步!”骁果禁军值日统领独孤远挡住去路。

    独孤远,自行夏,父独孤罗,乃是天子杨广堂弟。其人出身庶子,偏生才华卓著,一路逆袭,当了独孤阀的家主。

    有一女,独孤凤,喜好刀剑,与阴明月并称为绝代双殊。

    独孤远跟随杨广以来,历仕左千牛、建节尉、朝散大夫,玄武门统领,长期护卫在天子左右,地位显赫。

    “独孤将军,我有利国之方略呈于陛下,还请放行。”虞世南出面见礼。

    “原来是虞伯施呀,你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,能主动现身为国出力,着实难得,随某来。”独孤远先是诧异,继而大喜。

    虞世南,字伯施,善术法,长文章,曾作诗,以蝉述志。

    “垂緌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。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。”

    此诗传开后,世人皆知其品性高洁,连其在朝为高官的同胞兄长,虞世基都比不上他。

    养望十余年,开皇在时都曾征召过他,面见过后,又将其留给儿子,并嘱托太子说:“二十年后,虞世南可为宰执”。

    看在虞世南面子上,连高驷和李百药都被允许进入行宫。

    李百药文质彬彬,一看就是饱学之士。

    高驷则是同七星剑杀气融为一体,金戈铁马之势浓郁,甫一打量便知是军中战将。

    天子平时批阅的奏章,都是由近侍太监专门打理,随时添增下发。

    因此,当看到这由禁军统领亲自引荐,虞世南著名的奏章时,韦公公难得的惊异咦了一声。

    随即,大致的看了起来。

    看罢,他忍不住再瞅了虞世南两眼,扯着尖细的嗓子笑起来:“真有一家人而性子不同的,虞二,可是必虞侍郎(世基)敢直言多了!”

    站起身,走到门内,恭敬的呈上去,传声道:“陛下,有紧急奏章。”

    “拿来。”天子分开芙蓉帐,坐起身,在妃子服侍下披上了外衣。

    杨广看罢,大怒道:“荒谬!朕君临天下,威加内外,要比肩秦皇汉武。怎能改弦易辙,花费三十年来攻打高丽弹丸小国?”

    就要将此人处斩,以儆效尤,再看下去却见文采斐然,又是虞世南的力荐,便想到了大臣虞世基,转口说道:“将这份奏章,留中不发。回去告诉虞世南好好向他哥哥学者点,在惹朕生气,就将他贬到海南去喂鱼。

    “诺!”那太监吓了一跳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