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只要能够把事情解决,那一切就都不是问题。 “我学的《氾胜之书》中,便有一种区田法。” “采用这种方法耕作的土地,是能达到亩产十石的。” “其中最重要的,就是足够的灌溉用水,和精耕细作的方式。” “精耕细作方面,我可以把方法传授给那些农户。” “但灌溉方面,靠他们自己就不行了,必须由我们来组织修建灌溉沟渠,修建大型水库。” “想要完成这些,其实钱还不是主要的,必须要有大量的劳动力才行。” 种恬对这些早就计划,刘博宇一问,她就直接说了出来。 “原来就是要劳动力啊,本王现在手底下什么都缺,但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!” “带回来的那十万人,你需要多少,本王就给你批多少。” 刘博宇闻言,心情更加轻松了,很是豪迈地大手一挥道。 徐璆正愁那十万人怎么安排呢,把这些人交给种恬,正好给他减轻负担。 “嘻嘻,那我就先谢谢主公了。”种恬闻言开心道。 “不过,即便如此,我们今年的粮食问题,还是没有解决吧。” “现在粮食已经种下了,你说的那些现在做也只能为明年的粮食种植做准备。” “这种情况下,今年我们的粮食缺口还是很大啊。” 刘博宇转念一想,又有些头疼道。 今年的粮食缺口,至少也有数十万石,毕竟多了十万人呢。 要是为接下来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做准备的话,那缺口就更大了。 出征的粮食都没有,那还玩个球啊。 “主公你放心吧,这一点我也考虑到了。” “粮食种下去之后,精耕细作方面确实做不了了,但是做好灌溉,对粮食产量的提高也是很可观的。” “只要我们赶一赶工期,在旱季来临的时候,尽可能多的修建灌溉设施,让更多的田有足够的水分,也是能增产的。” “我建了一个大致的数据模型估算,按十万人的工期来算,如果顺利的话,东海国今年的粮食产量,大致能增产百万石!” 种恬还是那副轻描淡写的样子,很是轻松地把百万石这个数字说了出来。 “增产百万石?这个可以有!” “那就按你说的,把十万人全都调给你。” “不仅如此,东海国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资源,全部朝修建灌溉水渠方面倾斜。” “只要真的能达到这个目标,一切都没有问题!” 刘博宇得知能增产百万石,那还有什么好说的,当然是把全东海国的资源,都往这方面去堆。 毕竟手里有粮,心里才不慌。 接下来的一切计划,可都离不开粮食。 “有主公你这话,我就彻底放心了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