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他说的那些摸金校尉们世代相传的规矩我也有些耳闻,无非就是一些探宝前的一些习惯。有的听说进墓葬中要放一碗清水,有的是撒米,摸金校尉这一派还有在棺前点蜡的习惯,然后还会口中喃喃自语,说什么上有八十老母下有黄口小儿,您这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在这里受风雨侵袭还不如…… 但我们又不是盗墓贼,而且我断定这棺中之物绝非善茬,如不看个真切,这一晚我们也甭想在这石窟中安然度过。 石窟中通风条件极好,不一会儿木棺中的白雾尸气便消散殆尽了。包括老谢在内,众人都迫不及待的蜂拥而上想看看棺中葬着的到底何人。 只见木棺中平躺着一位老喇嘛,那老喇嘛身披五彩袈裟,双手规矩的放在胸前,手下压着一本藏佛经。再往上看,这老喇嘛神情安详,双目紧闭,脸上的皱褶略微比佟大海少些,想必死前在藏区也算是长寿的了。再说那白色光亮,分明就是含在他口中的,把老喇嘛整个腮帮子都照的通亮。我以前只听说过口含朱玉或铜钱的,虽没敲开老喇嘛之口一看究竟,但百分之一百二确定,他口含之物绝非等闲。 口含,我国古老而又传统的丧葬习俗之一,一直延续至今,指,在入殓时,在死者口中放置比较贵重的饰物,如珠玉,铜钱等。 “你们靠后点,这是个大粽子!”老谢推开众人。 “老谢,你刚才不还说这是活佛真身嘛?这么快就由吉转凶了?你还能不能靠谱点了?白给你吹了!”美惠说老谢道。 “不是,美惠姑娘,你听我说,开始时候我以为是活佛留下的佛骨舍利发出的佛光呢。你瞧瞧,这老喇嘛的袈裟样式明明就是满清时期的,上边还绣着盘龙纹,相比是皇帝所赐了。这么多年的尸体僵而不腐,面色红润,那就定是大粽子无疑。”他道。 大粽子:盗墓贼口中的僵尸。 我不理他,职业盗墓贼的敏感自然可信度高些,毕竟人家在这一领域是权威,但我和耗子也曾在通化县大垒子山见过那崔公的尸骸,不也几近保存的完好无缺嘛?相比这老喇嘛的尸体能够保存至今仍如生前一般不朽不腐,肯定与他的口含有关。 推开老谢,对耗子道:“去,拿绳子给我捆上,倒要看看这口含到底是什么宝贝。” 第(1/3)页